狭义海绵城市跟广义海绵城市有什么区别
海绵城市已经成了一个热门的词汇,近年来,我国致力于海绵城市的建设,不管是老城还是新城,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。
但有时候我们所说的海绵城市,只是狭义上的海绵城市,比如要让70%的降雨被循环利用,这些从源头上控制的方法,就是狭义的海绵城市。
广义上的海绵城市包含的不仅仅是雨水的循环利用,还有城市水环境的保护以及改善,而狭义上的海绵城市只是广义海绵城市的一部分。雨水的循环利用,海绵城市建设报价,城市臭水体的整治都是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。
广义上的海绵城市才是城市建设的目标,我国幅员辽阔,需要按区域因地制宜制定目标,缺水的蓄水,内涝的排水,水体污染的治理等。
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其由来
节约淡水资源。目前我国城市非常普遍的情况,是地面被水泥、沥青、地面砖等覆盖,渗水能力丧失;城市对雨水采取模式,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。城市建设的不合理造成一方面易涝点多,内涝严重;另一方面又严重缺水,从城外调水。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补充地下水,海绵城市建设条件,把雨水从包袱变成财富,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。
海绵城市建设存的问题
海绵城市建设不会一蹴而就,当前的问题有:理解不到位,没有从区域、城市和街区多个尺度系统去解决问题;部门隔阂,马鞍山海绵城市建设,有些城市的观念陈旧,阻碍海绵建设工程;被商家错误引导,以为铺渗透地砖和管道及蓄水罐就可以代表海绵城市;投资渠道不畅,只热衷争取国家补助,没意识到这是每个城市自己的义务;误以为建设成本很高,被社会投资商夸大工程,PPP模式不健全;资本主导,技术支持缺乏。